就业协议书在 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正式确立劳动人事关系前,经双向选择,在规定期限内就确立就业关系、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而达成的书面协议。它具有以下几个主要作用:
保护毕业生权益
就业协议书可以保护未毕业的大学生,避免被用人单位随意违约,影响求职进度。
约束毕业生的求职行为,不随意放鸽子。
保障用人单位权益
保护用人单位的相关权益,防止学生毁约导致影响招聘计划。
防止用人单位随意撤回offer。
高校管理依据
就业协议书是高校进行毕业生就业管理、编制就业方案以及毕业生办理就业落户手续等有关事项的重要依据。
统计就业率
就业协议书有助于国家统计大学生就业率。
双向约束
就业协议书在毕业生、用人单位和学校之间形成双向约束,确保各方在就业过程中的权益和义务明确。
档案和户口转移
就业协议书是转递毕业生档案和户口关系,办理报到落户手续的依据。
违约处理
协议书每人只有一份,毕业生若需违约,必须承担违约责任后,方可申请办理违约改签手续。
法律效力
就业协议书作为民事协议(民事合同)的一种,具有法律效力,在发生劳动纠纷时,可以依据协议内容维护自己的权益。
综上所述,就业协议书在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,确保了双方在正式确立劳动人事关系前的权益和义务明确,并为高校就业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。建议毕业生在签订就业协议书时,务必慎重对待,确保协议内容符合自身意愿和法律规定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